进入12月了,对于种植玉米的人来讲,是一个极好的出售季节,因为冬天天气比较干燥,11月左右收回家的玉米也已经晾干,刚好比较适合出售。另外,这个时候快到年关了,大多数人都需要采购年货 (米面粮油),因此,玉米的需求量会增加。
可是,奇怪的是,往年的这个时候,农民们都纷纷开始卖玉米,但是,为什么今年绝大多数的人都在继续等待呢?
无非是玉米收购价不高。
去年二等玉米的收购价是2000元,而今年一等玉米1530元/吨,二等玉米的价格是1490元/吨,基本稳定在1500元左右,让很多种植者一时间很难以接受,达不到农民的心理预期。
辛辛苦苦种植了一年,肯定不舍得这么低的价钱贱卖掉,可能收成不好的时候,连投资的成本都收不回来,自然是希望市场上能够提价,或者国家的收购价能够调整。
为什么会让大家赶紧卖玉米呢?
首先,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国家的政策——今年取消了临储玉米的收购。
有临储政策,农民可以等,不着急,可以存储好自己家的粮食,到了第二年,粮食依旧能卖上好价钱,但是今年中储粮价格比去年低,所以,能抛就抛,否则,会砸到自己手里。
其次,现在是玉米加工、囤货的高峰期。
春节和春耕前后是农民收购玉米的高峰期,玉米深加工企业未来尽快补充玉米深加工材料,提价收购玉米,价格高于收购中储粮价格。而且,快到年关了,日常消费量也会增加。
最后,随着新粮的上市,我国华北及港口粮价稳定走高。玉米竞争没有绝对的优势。
结合玉米季节性规律,推测2017年全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玉米价格走势如下:
1.当前,正值东北和华北玉米大量上市,农户售粮积极性增强,供应逐渐趋于宽松。东北部分地区卖粮难问题出现,价格不容乐观。
2.2017年初,受到春节备货及物流因素带动,可能呈现趋涨走势;加上对来年播种面积减少的预期(农业供给侧改革,调减玉米面积),价格表现稳定。高点一般在3月前后。
3.4月份春耕前,将迎来售粮小高峰。
4.当4-5月份播种完后,因天气炒作,往往呈现不稳定的反弹行情,尤其是面积减少情况下。
5.玉米第二个高点通常在6月份,随后向下波动,直至9-10月收割前后。这是因为:6月后小麦上市,压力呈现;后期玉米又进入成熟期,收割的压力又叠加在其上。
6.9月后,是个关键性时期。既是收割时节,又是17/18新年度开始。看眼前,利空压力最大,价格往往是低点;看未来,新年度因产不足需,库存继续降低,库消比将再度回落。届时,玉米是最佳买入时机,其涨势往往持续至来年的春季。
对于玉米长期走势(3-5年),我们的推测是:2017年底部构成后,市场将步入上升周期。这主要是面积停滞,而需求逐年增长所致。每年扩展的产消缺口将不断消耗库存玉米。在不久的将来,当库存/消费比下降到30%之下,那么,玉米将呈现显著上涨,也许能重回历史高价区。
那么2017年玉米会怎么样?
关于明年的玉米基本面,分析称,本年度需求增加3000-4000万吨,减产玉米4500万吨,进口谷物替代减少1000万吨,年度去库存1000万吨,合计减少的玉米压力,相当于一个15/16年度的收储规模。
从这个维度考虑,玉米基本面呈现了良好的一面。
但是2.3亿吨的临储库存是最大的隐忧。
分析认为,1400元/吨的价格基本确立了玉米的底部价格,在经过春节后的淡季下跌之后,在明年中储粮拍卖去库存前,玉米将维持稳定并出现底部价格小幅抬升的趋势。
但总体价格不会偏离底部太远,将在一定空间内反复震荡。
建议相关交易主体,依据春节前的售粮高峰和下游春节备货,以及春节后淡季需求,做好高点回调预防。
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及要深化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积极稳妥改革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并重点提及要“抓好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做好政策性粮食库存消化工作”,由此可见,2017年将是玉米市场化改革进程的重要一年,“去库存”节奏仍将是国内玉米市场的主旋律,也关系到新年度玉米价格的变动。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7年玉米价格行情预测:上涨还是继续下跌?(深度分析):http://www.3jise.com/article/684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