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为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用于临床已近50年,它具有抗菌谱较广、性质稳定、使用简便、生产时不耗用粮食等优点。特别是1969年抗菌增效剂——甲氧苄氨嘧啶(TMP)发现以后,与磺胺类联合应用可使其抗菌作用增强、治疗范围扩大,因此,虽然有大量抗生素问世,但磺胺类药仍是重要的化学治疗药物。
磺胺类药对许多革兰氏阳性菌和一些革兰氏阴性菌、诺卡氏菌属、衣原体属和某些原虫(如疟原虫和阿米巴原虫)均有抑制作用。在阳性菌中高度敏感者有链球菌和肺炎球菌;中度敏感者有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杆菌。阴性菌中敏感者有脑膜炎球菌、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痢疾杆菌、肺炎杆菌、鼠疫杆菌。对病毒、螺旋体、锥虫无效。对立克次氏体不但无效,反能促进其繁殖。普遍认为不同的磺胺类药物,其抗菌力的差别是在量的方面,而不在质的方面。对某一种类型细菌效价最高的化合物,对其他类型的菌效价也高。
那么农村养鸡场如何正确使用磺胺类抗菌药呢?据湖南养鸡户龚师傅透露,为了更好地应用磺胺类药物,应做到以下几点。
1、慎用磺胺类药物凡属肝肾功能减退、重症溶血、贫血、全身性酸中毒病症,应慎用。
2、合理使用抗菌增效剂(TMP)抗菌增效剂与磺胺类药物并用时,具有增效作用,一般TMP与磺胺类药按1∶5的比例使用,可明显提高临床效果,降低用药成本。
3、注意配伍禁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在一起使用,必须经兽医技术人员许可,避免用违反配伍禁忌而影响治疗效果的药物。
4、加强饲养管理磺胺类药物只有抑菌作用,没有杀菌作用。因此,在治疗过程中要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病禽机体的防御能力。
5、正确掌握用药剂量首次用药量或第1天用量要加倍,以后的用量为维持量。拌料一定要均匀,对急性病例也可以用针剂注射给药。
6、注意交叉耐药性细菌对磺胺类药物有交叉耐药性,如使用某一种磺胺药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后,不要用其他磺胺类药,而应使用抗生素或其他化学合成抗菌药,以免延误病情,增加用药成本。
7、用药期间应充足饮水用药期间必须供给充足的饮水,以防止析出磺胺结晶而损害肾脏。
8、发现中毒立即停药供给充足的饮水,在饮水中可加入0.1%-0.2%的碳酸氢钠或0.5%的葡萄糖液;也可在饲料中加入0.05%的维生素K3,或在日粮中将B族维生素用量提高1倍。中毒严重的鸡,肌注维生素B121-2μg。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农村养鸡场如何正确使用磺胺类抗菌药物?:http://www.3jise.com/article/687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