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租人因出租房屋被征收而向出租人主张分割补偿款项的,人民法院不能根据征收补偿协议以征收补偿项目名称来确定具体补偿款项是否给予承租人的,出租房屋被国家征收,其征收补偿对象是房屋所有权人,承租人并非征收补偿的对象。应根据双方合同约定,并依据合同法的基本原则和有关规定,按租赁合同纠纷予以裁判。
相关案件
原告:A公司
被告:B
2006年12月31日,被告B(甲方)与A公司(乙方)签订租赁协议,约定由甲方将其所有的房屋出租给乙方使用,租赁期限从2007年1月1日起至2016年12月31日。
前5年房租为每年5万元,后5年房租双方协定,乙方可就经营需要进行室内装饰。如甲方提前收回房屋,由甲方按原价付给乙方室内装饰的全部费用及因此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
2012年9月,该片区房屋被国家征收,被告B与房屋征收中心签订房屋征收货币补偿协议书。2012年10月8日,被告向原告发出通知,告知因政府征收其承租的房屋,请原告于2012年11月8日前将该房屋腾空后交还被告,同时解除双方签订的租赁合同。
同日,原告收到该通知后未提异议。2013年7月11日,原告对该房屋装修装饰损失申请鉴定。经鉴定,房屋装修工程造价为8万元。2013年8月7日,原告将该房屋交付给征收中心。
另查明:征收中心对该房屋中的冻库设备评估价值为20万元,对该房屋中冻库构筑物土建部分的评估价值为27万元。征收中心支付了被告积极搬迁奖励费1.5元、装修装饰补偿费8万元和6个月的停产停业损失费17万元。
庭审过程中,被告同意按照征收中心的评估标准支付原告冻库设备补偿费20万元及冻库构筑物土建补偿费27万元。原、被告一致同意由被告支付原告搬迁费27000元。原、被告对该房屋装修造价鉴定结论无异议。原告诉至法院,请求依法判决被告支付原告搬迁费、积极搬迁奖励费、设备设施补偿费、停产停业损失补偿费、装饰装修补偿费共计81万元。
2011年1月21日,《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征收补偿条例)正式公布实施。该法规明确将被征收入限定为所有权人,对承租人在征收补偿中的利益未予考虑。基于此,在所有权人获得征收补偿款后,承租人起诉所有权人分割征收补偿利益纠纷不断攀升,因案由与法律关系不明,实务中裁判较为混乱,如何处理亟待明确。笔者认为,此类案件的审理应把握以下几点:
一、承租人不享有征收补偿合同权利
1991年国务院颁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曾将拆迁房屋的承租人明确定位为被拆迁人,虽经2001年修改后将被拆迁人限定为所有权人,但其在后文中对承租人的有关权益又有所涉及,如被拆迁人与承租人达不成解除租赁合同的协议只能选择产权置换方式等。
而新出台的征收补偿条例不仅将被征收人仅限定为所有权人,且整部法规都未出现承租人的身影,由此可知,征收补偿条例一改原来适当保护承租人合法权益的立法原则,将承租人完全排除出征收补偿法律关系,承租人在立法上已并非房屋征收补偿的对象。
二、承租人应依租赁合同主张合同权益
因房屋租赁权是债权而非用益物权,征收补偿条例整部法规未赋予承租人征收补偿关系中的身份地位,即在征收补偿法律关系中不再考虑承租人的利益。在无法律相关规定的情形下,如何保障承租人在征收补偿中的有关权益,成为待解决的问题。
如《重庆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停产停业损失补偿办法(暂行)》第八条规定:“被征收房屋的生产、经营单位或个人不是被征收人的,依照与被征收人的约定分配停产停业损失;没有约定的,由被征收人与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协商分配。”
从法理上讲,出租人与承租人之间虽有国家征收行为的介入,但双方仍为普通租赁合同法律关系,当出租房屋被征收后,承租人主张权利的依据是合同法和双方合同约定,相关争议应当首先以双方合同约定为解决依据。没有约定的,依照法律规定处理。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出租房屋被征收,承租人有权分割补偿款吗?(附案例):http://www.3jise.com/article/698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