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三化主要是指:土地的沙漠化、沼泽化和盐碱化。土地因三化而变得不适宜耕种使用。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措施来防治土地三化。
沙漠化
指原由植物覆盖的土地变成不毛之地的自然灾害现象。此处所指的“沙漠”多数强调土地不适合植物生长或发展农业,而非因为地域本身干燥所造成的沙漠气候。不过,没有植物生长的土地由于不能蒸散分配水分,结果也可能反而导致干燥气候。
沙漠化现象可能是自然的。作为自然现象的沙漠化是因为地球干燥带移动,所产生的气候变化导致局部地区沙漠化。不过,今日世界各地沙漠化原因,多数归咎于人为原因 :人口急速增长,所居土地被过分耕种以及牧畜,导致土地枯竭不适合耕种。
沼泽化
指存在泥炭化的土地长期过湿,在湿生作物作用或厌氧条件下进行的有机质的生物积累和矿质元素还原的过程。沼泽化土壤有机质多,植物养料的灰分元素缺乏,水分长期饱和,通气不良。排水可防止沼泽化的发生发展。
中国沼泽发育过程,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主要有两种途径,即水体沼泽化和陆地沼泽化。
盐碱化
指土壤中可溶性盐分不断向土壤表层积聚形成盐碱土的过程。土壤中积聚有过多的可溶性盐类(硫酸钠、氯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及钙、镁等)的现象。
盐碱化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生产活动造成的。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干旱和地下水位。
土地三化的防治措施
防治土地沙漠化的措施:
1、合理利用水资源
2、利用生物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
3、调节农林木牧渔的关系
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当地能源问题
5、控制人口增长
6、推广作物的轮休制度
7、推进土壤保护制度
8、多种植树木
9、加强对沙漠化的教育
预防土地盐碱化的措施:
土地盐碱化分原生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两类。预防土地盐碱化主要针对次生盐碱化而言,基本途径是科学地进行农田灌溉,并建立有效的农田排水系统,使地下水水位保持在临界水位以下,防止盐分在土壤中大量积聚。治理盐碱化的途径主要是因地制宜地改良和开发利用盐碱化土地,取得变害为利的效果。
治理盐碱地的措施:
1、水利改良措施
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
2、农业改良措施
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
3、生物改良措施
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
4、化学改良措施
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
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三化是指什么?如何防治土地三化?:http://www.3jise.com/article/72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