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土地垦殖率是什么意思?

土地垦殖率又称土地垦殖系数。指一定区域内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是反映土地资源利用程度和结构的重要指标。

土地垦殖率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密切相关。土地质量好、人口多、垦殖历史长、经济技术实力强的国家和地区,一般土地垦殖率高。1996年10月,中国的土地垦殖率为13.68%,略高于世界平均垦殖率(11.50%),但低于印度(49.43%)、美国(18.69%)、法国(33.16%)。

由于中国各地宜农土地资源和土地开发历史不同,地区间土地垦殖率的差异很大。在平原、盆地和三角洲地带,土地垦殖率高,一般在30%以上。在干旱、高寒地区,土地垦殖率较低,一般在10%以下。按大区统计,华东区土地垦殖率最高为31.7%,西北区最低为5.3%;按省(区、市)看,垦殖率最高的是河南省、山东省,垦殖率为49.0%,垦殖率最低的是西藏,垦殖率为0.3%。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垦殖率是什么意思?:http://www.3jise.com/article/7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