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土地流转,社会上出现很多舆论:这下好了!可以到农村去买地、买房子去了,农地可以随便转为建设用地了!难道真的可以轻轻松松把土地买卖,成为“转二代”,赢取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不要白日做梦了,这些想法显然是和国家颁布的惠农政策精神是不符合滴。今天土流网就为各位读者带来中国农村工作的大咖级人物陈锡文对土地流转的政策解读。
陈锡文
职务: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兼任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教授和博士生导师。
领域:农业与农村经济 粮食问题 劳动力转移就业 所有制和经营形式 农村民主政治等 。
著作:《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系统考察》、《中国经济转轨二十年:中国农村的经济改革》等。
陈锡文提出土地流转要遵循“三条底线”
第一,不能改变土地所有制,就是农民集体所有
第二,不能改变土地的用途,农地必须农用
第三,不管怎么改,都不能损害农民的基本权益
陈锡文对土地流转现状用三条数据来解释
3个省:从省级情况来看,开展了农民土地承包权登记颁证的工作有3 个省:山东省、四川省,这3个省是全省开展试点。
3.4亿亩:大概95%以上的有农村的县级单位都在开展试点,大概三分之一以上的村庄和三分之一以上的乡镇都在开展试点,大概已经有3.4 亿亩的土地给农民颁发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3.8亿元:根据有关部门在去年6 月底的统计,全国农村大概流转的土地经营权总面积是3.8 亿亩,占到28.8%。把土地部分和全部流转给人家使用的农户接近6000万户,占全部承包农户总量的26%。
土地流转让农民自己选择
陈锡文说到,目前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54.77%,还有45%的人口常住在农村。也就是说,接近6.2 亿人在农村。短时期内让他们都到城市去是不可能的,所以相当多的农民还要在农村生产和生活。现在出现的土地流转到底怎么评价,是快了还是慢了,每个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去年外出就业农民工总量将近1.6 亿多人,农村整个劳动力是多少呢?大概是5.4 亿人。所以大约有3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到外地去就业了。而现在农村流转的土地面积大概是总面积的28.8%,和外出打工的劳动者数量基本是吻合的。
所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稳步突进,我们又对土地的流转给予相应的法律保护和制定相应的政策,让农民自己去做选择。在这个基础上,一定会逐步扩大土地流转,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反过来如果拔苗助长,反而会产生很多意想不到或者不想要的结果。
陈锡文还特别提出要避免的就是随便瓜分土地,通过行政手段强制推行
农民流转土地一定有自己的考虑,如果农民觉得自己务工经商有更好的收入,就愿意把土地流转给别人;如果农民没有更好的收入,强制他进行土地流转,某种程度就剥夺了他的权利。
所以在三中全会决定的指引下,特别是在三中全会之后,中央非常明确地提出,农村耕地要实现“三权分置”的方式,就是明确土地的集体所有权和稳定农户的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要让土地的经营权能够搞得更活,能够流转。
有了这个制度之后,农民可以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农村有些地方存在的“地下交易”等土地流转行为,农户之间、交易双方所谓“一次性买断”等都是不符合政策要求的。
陈锡文的解读让农民、流转者需要深刻认识土地流转到并非土地就“卖”给别人了,土地所有权始终是农民集体所有。将农村整租农户承包地集中对外招商的行为都是无效的土地流转行为。土地流转是一个渐进过程,不能脱离国情农情,更不能成为少数人的盛宴。
延伸阅读:
张红宇:农村土地流转,必须由农民说了算
土地流转政策,让农民在家门口创业致富
土地流转激发创业活力 返乡农民工致富首选生态农业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陈锡文:土地流转要遵循“三条底线”:http://www.3jise.com/article/129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