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市场终于在五月开始有了明显的转暖迹象,这更促使了房企们的拿地意向,不过,这场饿狼补仓的拿地大战成了大中房企的一台独角戏,许多从未露面于土拍市场的中小房企背后隐藏的还是资金链的阻滞和市场波动情况下运营能力的严酷考验。
当前的局面,很容易让人联想到2008年后的成都楼市。而在与前面一年中几乎雷同的政策金融刺激手段下,市场有了复苏的迹象。经历了一次楼市起伏的开发商们很敏感的会认为,现在是拿地的好时机,市场转暖后不能手上没货。况且,今年的地价相比去年温和很多。
可实际的情况是,去年的土地市场一再流拍,甚至包括不少主城区的土地。但是在今年,去年不少主城区的土地被再次回锅,终究还是被房企买下了。这中间,房企们与政府“抬杠”了,这个时候,并不如往常一样,一块地的供应入市会出现抢夺,卖方只需拍着手叫好,但去年的一再流拍已经令人寒心,因此卖房必须考虑实际情况降低售价,或者取消“7090政策”来降低拿地门槛。纵使买地方已经垂涎已久。
在如今的市场情况下,并不是所有房企都能玩的起拿地这档子买卖。连续数月以来,只要是主城区地块拍卖,皆成了大型房企的聚会。5月的土拍市场,房企的参与拿地的热情大涨,但可以发现,参与土地拍卖的皆是颇有规模的大型房企。由此可以有这样的一种猜测,2008年后拿地,是中小房企崛起的一次机会,而如今拿地,却成为了考验中小房企的生死关口。大佬始终是大佬,他们有他们的融资渠道,他们有他们的长远发展战略,拿地是延续生命的第一要略。
即便中小房企明白这一道理,但资金实力让他们的腰包颇为尴尬,他们只能远离主城区,发展郊县或者二三线城市地产业务。实际上,大型房企的优势还在于,他们的资金总是有办法解决。这一次,中小房企面临的不仅仅是库存的去化,更是暗场杀机的市场洗牌危险。
相关阅读
2015年6月土地市场预热,年内一、二线土地“疯牛”
2015年5月中国300城市土地市场交易情报
土地市场跌至五年冰点 房企拿地热情不高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市场被大佬独占 中小房企如何生存:http://www.3jise.com/article/13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