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转为农村经济带来了什么新变化?农村土地流转是当下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它的运应而生,给农村带来了至少五大新变化:
一、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通过土地流转,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使农村土地向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集中,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了土地规模化经营。如,枣阳市环城侯井村、上当村、董田村380户农民自愿把承包的10000余亩土地流转给招商引资的农业企业国际倪氏玫瑰有限公司后,专门从事玫瑰种植,现已经打造成万亩玫瑰产业园区,并成为市内外游客旅游观光的最佳去处。
二、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成立,摸索了一套土地流转操作程序,加快土地流转进程,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吸引大量社会闲散资本投向农业,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管理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和推广。同时,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连结成紧密的产业链条,有效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矛盾,架起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桥梁。如,枣阳市环城东郊村60户农民自愿加入桃业生产合作社后,流转1500亩土地规模种植桃园,已经形成产、供、销一条龙格局。
三、提高了投入产出质量
土地流转后,形成规模经营的合作社和企业,把优良品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广泛运用于农业,促进了增产增收。并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农业,购置了收割机、旋耕机等多种先进的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质量,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如,枣阳市隆兴园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二年来共投资600多万元,修路2.5公里,挖堰塘21口、修水渠4700米,打井2口,购置农用脱粒(旋耕)机29台(套),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四、确保了农民增收无忧
农民通过土地流转,不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还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首先,农村土地流转后,一些有“头脑”的农民摆脱了土地束缚,专门从事二、三等产业,既增加了收入,又繁荣了城乡经济。其次,流转土地的农民不再承担收入风险,可以稳定获取土地租金收入,并能从中获取劳务收入。如,枣阳市隆兴园丰农业专业合作社,二年来共流转土地5000亩。据测算,今年“社员”从合作社获得的收入预计在600万元左右,较去年翻了一番。这些留守妇女和老人私毫不逊色于青壮年劳力,既获得了收入,又照顾了家庭。
五、优化了土地利用资源
随着二、三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幅度增加,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土地经营分散、闲置、流动性差,甚至出现抛荒现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成为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障碍。而土地流转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大问题。据不完全统计,枣阳市环城31个村中因农民外出打工、自然灾害等原因,抛荒耕地近万亩,通过流转后,这些抛荒地全部披上了绿装。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流转为农村经济带来了什么新变化?:http://www.3jise.com/article/14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