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往年相比,今年农业部、财政部在《2015—2017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对补贴对象、范围和流程等方面作了一些调整和创新。面对这一系列的变化,基层农机部门还没有迅速适应新政策,一方面,各地补贴操作实际滞后于补贴政策;另一方面,政策调整所衍生出的新问题,其解决方法正在摸索中。因此,购机补贴政策与执行之间需要有个磨合期。
从各省反映的补贴实际来看,现阶段造成补贴进度缓慢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补贴范围和补贴额的设定与购机者需求之间的差异上。具体来说,在补贴范围方面,与往年相比,2015—2017年中央财政资金补贴机具范围由2014年175个品目压缩到137个品目,不难发现,调整后的补贴范围重点突出,向加快推进粮棉油糖等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方向倾斜,提高了政策的指向性和精准性。同时,补贴政策还对重点品目敞开补贴,这样做的目的一方面能集中资金补重点,提升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另一方面,能简化手续,减少确定补贴对象等审批环节,防范权力寻租。作为地方农机部门,可以结合本地的地域特点和种植模式,积极引进补贴范围内的适用机具,主动做好机具的宣传推广和示范演示工作,调动农民购机用机的积极性。同时,加强与财政部门的沟通协调,因地制宜,在严格程序的基础上,减少农民往返次数,加快补贴进度。
在补贴额方面,随着农机化发展的加快,大型机械日益成为农户的优选机型。然而,大型机械价格较高,补贴额相对于机械价格来说,依然是杯水车薪。对此,各地农机部门应该从实际出发,与金融部门合作,找出解决农户购机资金短缺的办法。
此外,购机补贴还会受到一些外界因素的影响,如产品质量欠佳、产品定价机制不明确、售后服务意识差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的存在,抑制了补贴政策作用的完全发挥。
在这个适应期中,所有现实存在的问题都会成为影响补贴进程的因素,而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政府相关部门、企业和农机服务组织等相关主体共同努力,通过多方合作予以解决。现阶段,各地农机部门可围绕“自主购机”操作模式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购机补贴调研工作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根据当地实际进行政策完善,使购机补贴政策有序落地。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5多省农机补贴进度偏慢 问题在哪?:http://www.3jise.com/article/16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