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土地管理法的概念及立法的必要性

  土地管理法

  什么是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是指对国家运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所进行管理活动予以规范的各种法律规范的总称。为了加强土地管理,维护土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保护、开发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根据宪法,制定土地管理法。

  目前我国使用的最新土地管理法是根据根据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的土地管理法,包含总则、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耕地保护、建设用地、监督检查、法律责任以及附件。

  我国土地管理法立法的必要性

  1、土地资源的重要性

  对于人类来说,土地十分重要。土地作为人类可利用的一切自然资源中最基本、最宝贵的资源,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必须采用最有权威的、最具普遍约束力的形式来保护土地、管理土地、规范土地的利用,这种形式就是法律形式,在中国从古至今的历史上,在许多外国的历史上,都曾制定过一件件土地法律,发挥过重要作用,这种历史事实,既说明了土地资源的重要,又说明了法律手段的必要。在现代社会中,人类更能深刻地认识土地的重要性,也更有必要重视土地立法,更充分地运用法律手段,所以,制定新的土地管理法正反映了这种历史的和时代的特点。

  2.土地关系的广泛性

  由于土地是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因此,以土地为客体形成了广泛而复杂的土地关系,或者说,人类社会立足于土地之上,围绕土地而进行的生产、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土地关系广泛存在。

  土地虽然不是人力所创造的自然资源,但却是可供人类社会开发和支配的财富,除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外,还形成了以土地为基础的人与人之间的广泛的社会经济关系,它们都需要体现于法律形式,用法律来调整这种关系。或者说,广泛存在的土地关系,必须有统一的规则,并且能有效地遵守,这就要求制定法律,协调普遍存在的由开发利用土地而形成的利益关系,调整着人们的权利义务。

  3.土地应当由国家管理

  土地立法的一项重大意义,就在于是适应了国家管理土地的需要,体现了国家管理土地的基本规则。

  总之,土地的国家管理是客观的需要,也是一项不可动摇的重大原则。而土地的国家管理则必须与法律形式结合在一起,由法律来体现有关土地管理方面的国家意志,也由法律来保障国家管理土地职能的实施。所以,从国家管理土地这个角度来考察,土地管理立法有现实的意义也有长远的意义。

  4.土地管理必须规范化

  这是土地管理立法的直接目的,也是土地管理立法的直接意义。

  土地管理法不单纯是一部规范行政管理的法律,也不单纯是一部普通的民事法律,而是一部涉及多种法律关系的单行立法,或者说它是一部涉及面较广的经济法律,因而从其调整对象的特殊地位、特殊作用来理解这部法律的特点,也是很有益的。当然,上面提及的各项重要意义并不全面,它还可以作出进一步的分析,用更充足的理由来论证土地管理法的特点。

  土地管理法与土地管理条例的区别

  《土地管理法》属于国家大法。是指对国家运用法律和行政的手段对土地财产制度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所进行管理活动予以规范的法律。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

  《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属于行政法规。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是行政机关执行土地管理法的具体行为措施。行政法规是国务院制定的。 此外,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是根据2014年7月9日国务院第54次常务会议《国务院关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的。

  土地管理法与土地证的关系

  土地证的发证机关为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证颁发具体的依据为:《土地管理法》。

  我国颁发的土地证书主要有三种:

  1、集体土地所有权证。县级人民政府对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土地证,核发集体土地所有权证,确认所有权。

  2、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县级人民政府对集体所有的依法用于非农业建设的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

  3、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对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进行登记造册,核发国有土地使用权证,确认国有土地使用权。

  无论哪个时代,土地依旧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在和谐社会时代,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才能可持续发展。土地管理法便是一个体现,以法去规范人民的行为,使闲置土地变少,各种类型的土地能尽其所用,使人民更加科学地利用土地资源,我们的社会才会更加和谐。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管理法的概念及立法的必要性:http://www.3jise.com/article/19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