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福州召开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同期举办的2015农业信息化高峰论坛深入解读了“互联网+现代农业”,解读国家有关政策、展望农业信息化发展趋势、交流农业创新模式与创新服务,共谋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备受世界关注的土地流转问题,再次成为了与会专家和企业家探讨的焦点。
农村土地流转是推进农村土地实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和实现有效管理,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模式,并推动现代农业进步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在多项政策支持下,农村承包耕地流转面积不断上升。据农业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占总耕地面积比例达32%,土地承包面积是2008年的13倍多。
从一系列数据统计来看,农村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农村土地流转规模稳步增长且呈逐年扩大趋势,规模经营呈上升态势。对于大多数地区来说,土地流转形式日益增多,参与流转的经营组织不断扩大,农民土地流转积极性提高,农业经济效益日益明显。但是,在农村土地流转不断推进中,在某些地区中也存在部分困难问题和制约条件,甚至导致农民与当地政府之间产生了一系列矛盾,这些行为阻碍着土地流转的进程。
农民为什么对明明是于自身有利的土地流转政策进行排斥,甚至产生一系列矛盾,农民与政府间在土地流转推行中究竟为何存在这样的矛盾?
农民对土地流转的认识尚不到位。目前,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征地拆迁力度不断加大,农民看到了土地更大的潜在价值和经济效益,影响了农民参与农村土地流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部分干部对通过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适度规模经营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不够,引导不力,协调服务不够到位,使一些地方土地流转处于农户之间自发流转状态,影响农村土地流转有序推进另外,有些农民对国家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政策了解不够,不知道土地流转的后果,担心土地流转后会失去承包权,影响自己的利益,农民宁肯盲目经营、粗放经营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进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记者深入山西太谷采访了解到,当地农民对土地流转政策知之甚少,不了解土地流转政策,甚至排斥政策,对于农业大学教授下乡宣传的农业类知识充耳不闻。他们希望看到政府切实的补贴,哪怕一亩地补贴200块钱也好,只有将真正的实惠握在自己手里,才相信政府的政策是对自己有利的。
当地农委对此表示,一味地补贴是对农民来说是基本无用的,要让资金得到充分利用,应先将补贴资金集中起来发展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民经营土地带来方便,引导农民积极健康的经营土地并实现增产增收。
农民存在这种思想不单单是农民对土地流转认识不足的原因,政策实施中的合同与法制不健全、政府在政策实施中一些做法侵害了农民的利益以及在政策实施初期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都有关系。
中国农村土地流转的法律规范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日渐规范的过程。但在长期发展中,我国土地承包经营和流转的法律机制地方规章不够健全,导致部分农村土地在流转中带有自发性盲目性与随意性,土地纠纷侵权行为时有发生另外,诸多法律规定过于笼统,有关内容和程序缺乏可操作性,导致问题纠纷难以解决。
有些部门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假借名目改头换面把农村土地变为商业用地或其他用途。例如,某都市在造林增绿活动中将部分农村土地流转过来,不种庄稼种绿树。前段时间河北大午集团的抢梨事件也是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认为自身的利益受到侵害,矛盾积压而酿成最后的悲剧。
土地流转问题涉及全国亿万农民切身利益,必须充分认识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重要性复杂性和长期性。同时各级政府还应正视矛盾,切实解决问题,不断加快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改革探索,创新农村土地经营新制度,尽快引导和推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为土地流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创造农民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必要保障。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农民为何对土地流转政策排斥?农民与政府在土地流转推行中为何存在矛盾?:http://www.3jise.com/article/204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