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2016年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最新消息

  2016年1月22日,国务院常务委员会议提出探索进城落户农民对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的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并强调要遵守“依法、自愿、有偿”三项原则。

  社科院研究员表示:将来农村宅基地分配或使用的基本制度将会发生变化,但究竟变到什么程度还不明确,方案允许地方政府“探索”。

  以上是关于“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最新消息,将从“宅基地有偿退出”的现实性、必要性、试点情况、遭遇问题这四个方面分析并提出简要看法。

  一、现实性:农村空巢现象严重,与此同时城市用地紧张。

  1.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流入北上广等大中城市,造成农村宅基地闲置和浪费,“空心村”、“空心房”现象屡见不鲜。以浙江省27个小城市培育试点镇为例,这27个镇建成区的常住人口集聚率平均值只有54.3%,几乎半镇“空巢”,用地潜力待释放。

  2.城市土地资源“贵且稀”,不少企业受到土地资源制约。同时现行法律对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存在诸多限制。

  二、必要性:实现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1.“宅基地有偿退出”可与“农民工市民化”政策相辅相成。

  2.农村资源应得到更有效的利用而非闲置。

  三、试点情况:拟定将在北京市大兴区等33个试点县(市、区)行政区域调整实施。

  四、遭遇问题:思想包袱和现实阻碍

  1.“征地补偿”成利益博弈途径,“种楼”现象层出不穷,涉及纠纷较多。

  2.群众和部门都存在思想包袱,历史观念难以扭转。

  3.进城农民担心失去“退路”,留村农民忧虑利益受资本蚕食。

  因此我们认为,宅基地退出机制遵循“依法、自愿、有偿”这三个原则,是充分考虑到农民利益的,因此该机制或构成一项“双赢”利好,但应注意在实施过程中不可过于急躁,可以循序渐进、因势利导稳步推进。

  文\康南,由云筑整理发布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2016年宅基地有偿退出政策最新消息:http://www.3jise.com/article/227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