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我国节约和集约利用耕地资源的对策

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联合国粮农组织于1996年完成的《中国土地的人口承载潜力研究》指出:中国可以养活自己的人口,前提是必须保证耕地面积不得低于1.2亿公顷。为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保护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说到粮食,必须以稳定一定数量的耕地为保障”。 

为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保障中国的长远发展,国家在宏观调控方面采取了如下措施。 

其一,科学编制和严格执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各级政府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原则为:①严格保护基本农田,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②提高土地利用率;③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④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的可持续利用;⑤占用耕地与开垦耕地相平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各项建设和土地用途管制的法律依据。任何建设项目涉及改变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用途和范围的,都应严格办理审批手续,杜绝先占用后补办手续的做法,加大对违法占用耕地行为的处罚力度。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其二,规范土地市场,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完善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大力推进经营性用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对征用农民集体土地可引入市场机制,政府只参与管理、协调和合同签订等工作,这样就可以杜绝“暗箱”操作和侵害农民利益事件的发生。积极开展农用地合理流转的试点和推广工作,发挥市场配置土地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其三,提高土地利用率,积极稳妥推进城市化。 

中国城市化处在快速发展阶段,需要改变传统的城市扩张模式,走内涵挖潜、盘活存量土地的路子。积极引导城市建设利用闲置土地、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建筑容积率。随着农村人口向城镇逐步转移,对农村居民点可以重新规划整理,北方要重点做好旧村改造工作,提倡综合开发和集中成片建设;南方要重点做好迁村并点工作。对于整理出的土地可重新组织复垦。 

其四,清理、整顿开发区,健全审批程序。

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组织国务院有关职能部门对全国各类开发区进行一次全面、彻底的清查,对一些无人投资或投资不到位,闲置、荒芜两年以上的土地,政府无偿收回土地使用权,交由原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恢复耕种;对一些未办理审批手续或私自改变用途的,责令限期整改。 

其五,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少耕地的消失。 

2002年,中国自然灾害毁坏耕地5. 64万hrri2,占当年耕地减少的3. 5%,所造成的损失占当年GDP的3%左右,高出发达国家几十倍。此后,采取工程技术、生物技术,加大对大江大河和荒漠化区域的综合治理力度;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退耕还林还草的有关方针政策,恢复植被,加强生态建设。国家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耕地的抗灾能力。这成为保障此后粮食连续九年增产的一个重要手段。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我国节约和集约利用耕地资源的对策:http://www.3jise.com/article/26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