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土地供给情况对信贷的影响大吗?

土地供给情况对信贷的影响大吗?

首先,土地供给对信贷规模的影响十分重大。 

土地的融资能力极强——由于土地金融保值增值的优点和银行的偏好,使其成为最受银行欢迎的抵押品,通过土地供给能够增加机构和个人的信贷能力、扩大信贷规模。 

其次,银行自身的发展也需要通过发展土地金融来推动。 

中国银行业在1993年经济热潮之中背上了沉重的不良资产包袱,导致银行信贷资金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在体制、管理水平没有根本性改观的情况下,在居民储蓄高速增长和不良贷款率急需降低的双重压力下,以中长期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为突破口,就成为了银行信贷发展的必须。 

最后,土地信贷资金的安全要靠土地供给来保障。 

(1)土地储备贷款收回要靠合理的土地供给来保障。偿还土地储备贷款的唯一来源是土地出让金,这种对于卖地收入完全依赖的贷款形式受宏观政策的影响非常之大,所以只有通过符合宏观经济状况的土地供给来对其进行保障。 

虽然土地总体上呈现供不应求之势,但土地市场是地区性市场,各个地区的供需情况各不相同,所以,如果政府盲目储备土地和供给土地,出现了土地有价无市的情况,就可能出现低价供地的现象,影响政府土地出让金的收入。且政府获取土地出让金主要是为了增加政府收入、进行投资或基础设施建设,如果获得的出让金过低,就会影响政府还贷能力,甚至形成坏账。 

(2)土地建设投资的收回也要靠合理的土地供给来保障。土地是房地产发展的必备资源,通过土地可以控制房地产开发的规模、调节房地产产品供需情况,间接地影响其收益。由于建成物业的租售收益是偿还建设贷款的主要资金来源,所以通过合理的土地供给来保证建成物业的租售状况,就可以进一步保障房地产贷款的安全性。 

由于房地产业开发资金基本依赖银行,所以资金链脆弱、风险极高,从投人生产到产出销售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而房地产开发业的风险通过市场风险和融资信用风险转嫁给银行,这种情况下租售不利的后果通过贷款不能偿还的形式传导给银行,使银行成为了投资失败的最终买单者。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每次房地产开发投资过热的最终结果,都是由银行的巨额不良资产呈现出来的,想要避免这种情况,就需要通过合理的土地供给来配合。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土地供给情况对信贷的影响大吗?:http://www.3jise.com/article/28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