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飞地经济的含义、原因、分类、管理和最新消息

飞地经济”是指两个相互独立、经济发展存在落差的行政地区打破原有行政区划限制,通过跨空间的行政管理和经济开发,实现两地资源互补、经济协调发展的一种区域经济合作模式。

一、按飞地形成的原因,可分为:

1、集约用地型。该类型是“飞地经济”模式的最早表现形式,以福州市永泰县建立马洋工业集中区为代表。它不仅探寻了山区经济发展的新思路,克服了行政分割造成的工业布局分散、资源浪费的现象,更是探寻了一种平衡各行政区域间利益的方法。

2、优势互补型。该类型中,飞入地和飞出地经济发展水平近似,但各自的资源禀赋能够形成很好的优势互补,通过“飞地经济”的发展能够达到双赢。典型案例如大连市长海县与普兰店市的合作。

3、产业梯度转移型。该类型中,飞入地主要承接飞出地的产业转移,往往飞出地具有雄厚的资金优势、先进的基地管理经验,但由于飞出地商务成本上升,产业结构升级,必然有一部分产业需要外迁,此时飞地经济工业园成为优选之地。转出企业一方面可以继续享受高质量的基地管理服务,另一方面还可充分利用飞入地的成本优势。

二、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飞地经济”模式有着不同的分类:

1、飞出地投资型,即由飞出地负责全部基础建设投入;

2、飞入地投资型,即由飞入地负责全部基础建设投入;

3、两地共投型,即由两地按照协议共同分担基础建设投入。

三、按飞地工业基地的管理方式,可分为:

1、飞入地管理型,对工业基地进行属地化管理。优点是管理方熟悉当地社会经济环境,不足之处在于可能形成对企业服务的不连续性,没能有效利用飞出地的管理经验。

2、飞出地管理型,由飞出地派遣管理团队对基地进行管理,对企业进行服务。优点是保证了服务、政策的连续性,使企业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缺点是管理方需要时间来理解当地经济文化环境。

3、两地共管型,设立双方长期友好合作的机制,基地管理委员会由双方共同派驻人员。这样既能保证基地服务管理的延续性,又能充分利用飞入地的资源,但前提是双方真诚的合作,高效的沟通。

飞地经济最新消息:

1、陕西安康岚皋飞地经济园投资3.1亿元两项目开工

2016年4月19日,总投资3.1亿元的安康(国际)会展中心和安康环保产业孵化大楼两个项目,在陕西安康市高新区岚皋飞地经济环保产业园举行开工仪式。

安康(高新)国际会展中心是安康市“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投资1.3亿元,建筑面积2.67万平方米,集展览中心、会议中心、公共服务等功能于一体。安康环保产业孵化大楼投资1.8亿元,建设楼层28层,建筑面积4.855万平方米,涵盖秦巴环境权交易中心、环保动力创投基金、环保企业研发中心、中小微环保企业孵化基地。

2、安徽宿迁“飞地经济”缔造800亿园区

为实现资源合理配置、南北共同发展,2006年安徽省启动建设南北共建园区,经过十年的建设、发展,在安徽宿迁市大地上,六个“新苏南”正平地崛起,2015年,宿迁全市6个共建园区业务总收入超850亿元。

南北共建园区不仅给企业提供了很好的发展平台,也为园区企业实现工业再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去年,昆山沭阳工业园专门成立昆沭产业转移服务中心,昆沭双方共同设立5000万元专项引导资金,专门用于奖励昆山转移来沭企业,加大产业转移承接力度。总投资12亿元的江苏中科光电有限公司就在政策鼓励下来宿,企业去年6月份签约入驻,12月中旬正式投产。

苏州、宿迁,作为江苏省经济发展的两极板块,相隔近五百公里南北牵手,在宿迁8555平方公里的热土上,实现了六个南北共建园区的崛起和腾飞。近年来,随着我市对南北共建园区建设帮扶力度的加大,为园区企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氛围,一大批企业纷纷落户我市并发展壮大。截至去年底,苏州宿迁、昆山沭阳、吴江泗阳、常熟泗洪、张家港宿豫、吴中宿城这六个共建园区累计投入各类基础设施建设资金近百亿元,已落户项目近500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00多亿元。2015年,全市6个共建园区全年实现开工在建项目57个,投产项目49个,业务总收入854.6亿元,增长24.4%。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飞地经济的含义、原因、分类、管理和最新消息:http://www.3jise.com/article/285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