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公路地质灾害发生后应采取哪些抢修措施?

公路地质灾害应急抢修方案要遵循“先路基桥涵、后路面”, “先抢通、后恢复”的原则,缩短断道时间。同时,还要考虑确保行车安全和将来正式修复的工程条件。因为这些措施大都属于临时性抢护,故在险情排除之后,应根据不同情况,有计划地进行永久性治理或加固,以提高公路的抗灾能力。 

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减缓灾害体的破坏进程,如用塑料布封闭裂缝、用土回填并夯实地表裂缝、修建临时排水沟等应急处置措施,防止地表水进入灾害体发育范围导致其稳定性降低,对于应急抢险、防范灾害发展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1、路堑边坡岩石碎落

若公路沿线上边坡发生岩石碎落,方量较小(一般为几十方至百余方),公路养护部门要及时进行清理,并在易发生碎落的地段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图:公路职工清理公路塌方)

2、路堑边坡滑坡、崩塌、泥石流堆积体掩埋、毁坏公路

这类灾害在山区公路中十分常见。公路养护部门要及时清理,清除塌方一般以先达到能够通车为前提,必要时可先限速通车,然后彻底清理。 

若堆积体方量较大,已将路基掩埋,侵占道路,致使路基宽度严重不足,并且一段时间内难以清除开通路线时,则要暂时封闭路段,选择绕行线路和疏通方案;若地形条件允许,可开通便道维持通车,然后清除堆积体,恢复正线。如果崩落的岩块过大要先进行爆破处理,将砸坏的路面凹坑填补后限速通行。 

为了提前抢通,可先按最低界限清理塌方,通车后扩大清理,并清理路肩、排水沟渠。一般来说,通车前要先将山坡上可能坍塌的危石清理掉,或设被动防护网,以防遇雨再次崩塌,保证行车安全。 

2009年8月5日7点10分,重庆渝黔高速公路K20+200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上万辆车被封堵达4h,经武警交通第一工程处官兵紧急抢险半幅通车(中国新闻网,2009年8月) 

若上边坡已有的支挡、加固工程,如抗滑桩、框架锚杆(索)、路堑挡土墙、挂网喷浆和浆砌护面墙等出现局部垮塌现象,应采用清除垮塌体、码砌片石或砂袋、片石嵌补等方法综合处理。 

2008年6月16日,受强降雨影响,贵州省从江县城G321线过境公路上方的边坡发生险情,山体出现多处裂缝,坡脚人行道出现变形。凯里公路管理局和从江县人民政府立即组织人员现场进行灾情调查,制订应急抢险预案,已疏散150余名群众(新华网,2008年6月16日) 

若桥梁被岩土体砸毁,可视毁坏程度通过架设钢架桥等进行抢通。 

3、路堤边坡滑移、滑坡、坍塌

路堤边坡发生滑移、滑坡、坍塌,在半填半挖地段的填方一侧滑塌且另一侧剩余的有效路基较宽时,可限速通车,并组织力量修复,利用片石或土进行边坡反压。 

利用片石或土进行边坡反压时,反压片石的用量一般根据路堤高度和长度而定。反压的垂直高度为坍塌体高度的一半即可,宽度根据坍塌体厚度不等而异。 

当土质路堤的路肩开裂下错,但尚不会马上坍塌时,可在边坡上打入木桩,木桩进入滑塌面以下稳定土体的长度以大于桩总长一半为宜,为了增强抗滑力,桩顶可以用连杆横纵连接起来。 

4、路基沉陷

一般的沉陷开裂无碍抢险通行。沉陷开裂较严重的路段应适当补填处理。 

对裂缝已贯通形成圈椅状、错台高度大、边坡整体稳定性明显存在问题的路段,在维持半幅慢行的同时,应采用坡脚码砌片石或砂袋、坡体打设钢管桩等增加路基稳定性的措施作应急加固处理。 

若路基已大面积沉陷,需要重新回填处理或码砌砂袋抢通。由于路段损毁情况十分严重,一时难以修通,可以先修建临时便道。 

5、应急抢险安全注意事项

公路地质灾害抢险工作是以最快的速度,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通车。现场往往人多物杂、天气恶劣,工作条件异常艰苦,很容易发生行车和人身事故。所以,严格遵照安全注意事项,有条不紊地进行抢险尤为重要。 

1)行车安全

(1)灾害现场线路两侧的填料机具等必须整理稳固,不得占用有效行车道。 

(2)抢险车辆运送土石方及抢险物资时,调车人员与驾驶人员以及现场负责人要加强联系,掌握车速,停到准确地点。 

(3)当边坡上有危石即将崩塌等险情出现时,为保证行车安全,要限速行车,必要时果断封闭区间进行处理。 

(4)疏导过往车辆、行人远离公路沿线的崩塌、滑坡危险区域。

2)人身安全

(1)进行地质灾害抢险的人员必须注意工作地点的稳固和自身安全,特别是在容易上垮下塌的地点,要防止发生意外。 

(2)使用车辆时必须精神集中,注意路上的行人和两侧堆放的材料,严格控制速度,防止交通事故发生。 

(3)在塌方的山坡上,应派有经验的人员在安全地点担任监护防护,不断进行检查,并建立施工指挥制度,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山下清方人员暂时停止工作。在清方前要清除坡面上的松散危险土石,施工指挥人员应对抢修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讲清任务及要求,找好安全躲避处所,要求所有抢修人员戴安全帽,并严格要求遵守纪律,服从指挥,杜绝伤亡事故。 

(4)如有群众参加抢修时,要特别加强安全教育和现场指导。 

(5)抢修时如遇到雷雨应注意避雷。不要站在空旷高地上或大树下避雨, 也不要靠近孤立的建筑物。在江河中施工的人员应及时离开,免遭雷击。 

(6)施工机械和人员共同抢险时,要有人员专门进行施工防护工作,当人员进入机械施工区域时要进行安全指导,并听从防护人员指挥,防止机械伤人。 

(7)在陡坡和高空作业时,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及安全绳。 陡坡小路要设木栏杆,倾斜脚手板要钉防滑木条。 

(8)有爆破作业时要按有关爆破作业安全规章规定进行工作。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公路地质灾害发生后应采取哪些抢修措施?:http://www.3jise.com/article/523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