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盘点】2016年我国各省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加大食品安全检测的执法力度,并加快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行业标准的制定。同时,我国各省、各地区也对食品安全制定了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以保障民众“舌尖上的安全”。

《湖北省食品安全条例》通过产销食品均戴“金箍”

在网上生产销售食品,也要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进行交易的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在主页显著位置公示许可证,自建网站的也不例外。以会议或讲座等形式宣传推介保健食品的,不得作夸大功能、虚假或误导消费者的宣传,不得在许可的经营场所以外进行现场销售。小作坊、小餐饮和小摊贩实行许可管理或登记管理制度,应当按照许可范围生产经营食品。

历经三次审议,7月28日,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高票表决通过了该条例。条例将于12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重大的民生问题。条例不仅对上位法在湖北得到准确、有效落实提出了具体措施,而且紧密结合湖北实际,重在突出地方特色、针对具体问题和提高可操作性上下功夫。”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省人大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滕鑫曜说。

深圳新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员工举报最高奖60万 

由深圳市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深圳财政委员会联合印发的新修订版《深圳市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办法》(以下简称《办法》)1日正式开始施行。据了解,相较此前的版本,新修订《办法》中新增了吹哨人制度、最高奖励60万元等亮点条款。 

《办法》调整了举报奖励等级和金额。为便于实际操作,《办法》将举报奖励调整为两级,对作出罚没决定且有罚没款实际入库的,一级举报按罚没款入库金额的5%、二级举报按罚没款入库金额1%的比例予以奖励;对于举报违法制售、使用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黑作坊”、私屠滥宰的“黑窝点”,将餐厨废弃物、废弃食用油脂加工后作为食用油销售的,有罚没款实际入库的,一级举报按罚没款入库金额7%、二级举报按罚没款入库金额3%的比例予以奖励。与此同时,《办法》还增加了鼓励媒体监督的内容。《办法》明确,新闻媒体或新闻工作者在公开披露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前,主动与市、区(新区)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或有关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协作,提供案件线索并协助调查处理,经查证属实且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线索,按照本办法规定给予相应的奖励。

北京建设食品安全监管三大平台实现检测全覆盖  

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之“首都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专项系列成果发布会日前举行,北京市初步建设了“食品中风险危害物质筛查谱库”“食品安全检测装备研发与协同应用、食品安全检测与防控技术研发”和“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信息化”三大平台,显著提升了北京市食品安全监管的科技支撑水平,研发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分析方法和检测试剂42种,开发无损快速检测设备、多指标分析检测设备等15种,初步实现首都食品安全检测与监测全覆盖。  

目前,北京市建立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1473家,开发新型高效生物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兽药、生物疫苗等新产品55种,推动亩均化肥施用量降低30%,实现生物农药替代率达到25%,北京农资主渠道供应实现100%安全。年底,菜篮子产品认证覆盖率将达45%以上。在食品生产加工质量安全保障环节,开发新技术、新工艺31项,推动实现80%以上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ISO、HACCP体系认证。在食品物流质量安全保障环节,北京市重点在新发地、顺鑫石门等批发市场、规模社区等集成应用了30项安全生产、绿色防控、物流监控、产品追溯等配套技术,初步实现肉制品、乳制品等食品的信息可追溯。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监控环节,初步建设了食品中风险危害物质筛查谱库,以及食品安全检测装备研发与协同应用、食品安全检测与防控技术研发和食品安全智慧监管信息化三大平台,为有毒有害物、非法添加物检测和食品真伪鉴别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于10月1日实施 

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法制司副司长陈谞介绍,“办法”的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平台和经营者义务,细化严重违法行为的具体情形,明确违法行为的管辖,强化调查处理职权,细化抽样程序,明确了责任约谈的情形,强化了法律责任。 

《办法》规定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履行相关义务,导致发生严重危害后果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食品安全法责令平台停业,并将相关情况移交通信主管部门处理。《办法》还细化了“严重后果”情形:致人死亡或者造成严重人身伤害的;发生较大级别以上食品安全事故的;发生较为严重的食源性疾病的;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等。《办法》还明确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未按要求建立食品生产经营者审查登记、食品安全自查等制度的或者未公开以上制度的,由县级以上地方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5000元以上3万元以下罚款。 

上海将修订“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实施办法

从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年1到6月,申城食药监部门共检查食品生产经营单位21.2万户次;查处食品安全违法犯罪案件2607起,罚没款金额4234.3万元。上海落实食品安全有奖举报件122件,奖励金额27.7万元。上海市食药安委副主任、市食药安办主任、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党委书记、局长阎祖强当日表示,上海正修订《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办法》,力争修订一部“史上最严”的《食品安全法》实施办法,保障民众食品安全。

《上海市食品药品安全“十三五”规划》,该规划突出“五个更”:更加健全的食品药品安全的法规、标准、制度;更有效解决农兽药残留超标、非法添加、无证无照生产经营食品等食品药品安全“短板”和突出问题;更明显提高监督检查频次和抽检监测覆盖面,食品药品安全各方责任和基层食品药品安全“四有两责”全面落实到位;更全面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形成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严密高效、食品药品安全共治格局;更明显提升食品药品安全水平、食品药品安全治理能力、食品药品产业发展水平和人民群众满意度。

福建拟出台食品安全条例明确网络订餐平台义务

福建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会议将《福建省食品安全条例(草案)》提交审议,《条例》(草案)细化了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同时对第三方网络食品交易平台的义务等方面作出详细规定。

《条例》(草案)明确规定:省级卫生部可会同食药品监管部门指定并公布本省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并报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备案。制定这样的标准,应鼓励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学术团体、行业协会等参与。同时,条例》(草案)对平台方的义务作出了严格规定,应当对入网食品经营者实名登记,督促其落实食品安全管理、消费者权益保护等制度。平台若发现入网食品经营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本条例的行为,应当及时制止,并立即报告辖区食药品监管部门。平台若未能履行该义务,使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连带责任,消费者可要求现行赔付。

 

重庆拟出台条例促食品安全对小作坊监管做规定

从重庆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获悉,当日,《重庆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首次提请审议。该草案主要对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做出了规定。“据统计,目前重庆登记的食品小作坊有8000多家,纳入统计的食品摊贩(不含占道经营的游摊)4万多家,从业人员约12万人。”重庆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夏永鹏透露,因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数量大、分布广、规模小、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普遍较低、生产经营条件比较简陋,食品安全风险较高,监督管理的难度也比较大。“因此有必要制定管理条例进一步防控食品安全风险、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有序健康发展。”

草案明确,管理对象是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并对其进行了界定。同时明确了市、区县、乡镇三级政府分别承担的管理职责。尤其强调了区县政府的属地监管责任,要求区县政府将食品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的监督管理纳入食品安全年度监督管理计划并组织实施。

广东建食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机制

新修订的《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将于今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广东省副省长邓海光7月12日在省人大常委会举行的宣讲会上称,广东要建立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全程追溯协作机制,建立重点监管食品全过程电子追溯系统,确定纳入的品种,制定电子追溯标准和规范,并向全社会公布。

新的《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明确了食品生产经营者、食用农产品销售者的主体责任,规范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在食品安全监督中的管理责任,建立健全了食品安全违法行为举报制度。针对新兴的网络食品经营,该条例明确经营者须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或备案凭证。该条例还从基础性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标准、具体的食品检验、全过程的食品追溯等方面均作出可操作性规定。

海南构建4级食品安全监测网严控食品风险

据了解,近年来,在海南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省卫生计生委组织全省各级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和医疗机构,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和处理、食品安全标准制定、宣传和跟踪评价等工作。2014年,海南省疾控挂牌“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海南中心”,全面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建立起了以省疾控中心为龙头,海口、三亚、琼海、儋州区域重点疾控中心为骨干,县(区)疾控机构为基础,医疗机构为哨点的四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网,使食品污染物和有害因素监测实现各市县(区)全覆盖。

针对危害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源性疾病,我省组织疾控和医疗机构,密切开展监测和预警。全省哨点医院3年来监测了6000余例食源性病例,各级疾控中心对120多起食源性疾病暴发(包括食物中毒)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及时查明了多起影响较大的食品安全事故原因,对有误食毒海产品中毒事件及时发出预警,并开展广泛宣传教育,有效防止了食源性疾病暴发的蔓延和扩大。保障食品安全必须有法可依。去年省卫生计生委联合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完成了50多项食品和食用农产品地方标准的清理,明确了食品安全地方标准的范围。同时,还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组织制定食品安全地方标准,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依据。

广西成立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涉及多个专业项目  

广西第一届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正式在南宁成立,专家委员会由广西高等院校、科研机构、技术支撑机构、知名企业等多个部门单位遴选出涵盖食品标准、检验检测、农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工艺、食品营养等15个食品安全相关专业的65名专家学者组成。

据了解,专家委员会的主要职责是围绕食品安全领域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对食品安全工作提供技术咨询、政策建议;参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交流和重大食品安全事件处置和指导,定期组织对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中不合格项目进行科学、权威解读;参与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教育培训、学术交流等工作,就公众关注的食品安全热点问题解疑释惑,对重大舆情事件进行客观真实的科学评判。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盘点】2016年我国各省关于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http://www.3jise.com/article/591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