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殖业的逐步发展,猪肉的价格一直上下起伏,让农户对养猪的未来之路无法预测。而在近几月,猪价成飙升的状态,给了农户新的希望,并预计未来四月还有可能逐步上涨。
长远来看行情涨势虽然不强 但价位还是好的
2015年猪价触底反弹以后出现了强劲上涨的走势,当这并未带动生猪产能的大幅增加,尤其是母猪存栏并未出现明显的大幅上涨。这也就奠定了今年全面猪价将维持高位运行的态势,可以说今年不存在持续性下跌的空间。
前段时间猪价回调主要受下游销量清淡,收购量偏少影响,屠宰企业压价和进口猪肉的冲击等。 不过进入9月份下游需求端的利好将会逐渐积聚,提振猪价涨势,市场行情将会适度走强。由于环保的不断加码和养殖准入门槛的提高,加之产能恢复周期较长,业内认为猪价高位运行的时间可能被延长,甚至2017年猪价在高位运行的可能还比较大。总体上看,大周期走势不可逆,小周期还有预期。预计后市猪价涨势虽然不会在很强劲,但还是保持较好的价位。
猪价上涨步伐已起 但涨势或难破1元/公斤
今日生猪价格走势继续稳中小涨。尤其是东北地区受台风和持续降雨天气的影响,屠宰收购难度增加,而养殖户挺价作用增强,加上猪肉消费端恢复的刺激,屠宰收购提价意愿增强,猪价小涨。
在天气转凉和中秋预期的背景下,全国上涨地区逐渐增多,即使是低价区也开始出现了试探性上涨。养殖场户观望待售情绪有望普及,但是提醒养殖户一要注意千万不要集中压栏。可以肯定的是,猪价上涨步伐已经开启。但是从整体供求情况分析,再考虑到进口猪肉和企业压价的因素,9月猪价涨幅或不会超过1元/公斤,预计全国破9.5后再涨压力或较大,依旧建议养殖户逢高适时出栏。同时要继续加强饲养管理,秋冬季是疫情的高发期,养殖户一定要谨慎预防。
肉企应该多元发展冲破猪周期舒束缚
猪周期魔咒不但是养猪人的噩梦,同时也有很多长期被动制约于猪周期的企业。诚然,不能所有的肉类加工企业都有双汇发展这样国际化的布局,不现实更不可能。虽然这两年猪肉进口量大增,但我国的畜产品供应断然是不会依靠它的。
所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我们还是要靠自身的发展,利用多元化发展冲破猪周期的束缚。
首先是布局全产业链模式。建议一套从生猪养殖、生猪屠宰和肉制品加工这样的生产线条。形成从繁育、饲料生产、生猪养殖、屠宰分割、熟食加工、食品 检验、销售渠道建设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
其次是加码金融布局,避险强周期。从今年的企业动态中可以看出,未雨绸缪的不在少数。很多企业开始投资产业基金项目,毕竟金融板块能保障现金流,这一点对企业而言是十分重要的。
猪周期并不仅仅是养猪人的事儿
猪周期就是一只无形的手,交替往复操纵着猪市盈亏“生死局”。而且猪周期折腾的不仅仅是上游养殖户,下游屠宰企业和肉类加工企业通常也是难逃此劫难的。上半年屠宰企业不但面临着采购难、而且面临着采购成本高的困境,很多企业甚至面临着资金链断裂的问题,可见,猪周期并不仅仅是养猪人的事儿,对于屠宰企业而言也是天大的事儿。
从各大肉类企业的业绩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那是“冰火两重天”。有盈利的就要利润缩水的,其中最大的赢家就是“盈利王”双汇。
双汇从调整产品结构、实现成品转型,提前储备肉类原材料、改进生产流程等方式实现降本增效。当然其并购的史密斯菲尔德公司,为双汇提供了大量低价优质的肉类原材料,小编觉得这是其取胜的关键一节。
而且双汇表示双汇将持续通过便宜的进口猪肉冲抵成本增加的压力。尽管其因此得到了很多愤懑和骂声,但是不得不说他们更看重盈利。
洋“二师兄”将继续给国内猪价带来压力
这两天随着大中院校陆续开学,下游猪肉消费将回暖,加上中秋佳节的刺激,9月市场持看涨观点的投资者还是较多,很多养殖户对此的预期也较强。近期下游生猪收购开始活跃,尤其是北方和东中部收购量有所增加,屠宰结算价开始有小幅提升,而且天气的转凉销量也已开始小幅回升。
目前生猪存栏量整体持续低位运行,优质猪源紧缺,后市肉类市场供应有限,支撑猪价涨势。但进口猪肉持续大量的进入国内市场,导致市场承压。可以说洋“二师兄”将继续给国内猪价带来压力,压缩了猪价的上涨空间,造成国内生猪市场价格将震荡前行的局面。养猪巴巴网提醒大家9月份后猪价或很难保持持续上涨的态势,或将再度迎来小跌和盘整的走势,之后有望在需求旺季到来前再次反弹。建议养殖户提前布局,做好出栏计划。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生猪价格强势上涨 预计未来4个月猪价仍上涨:http://www.3jise.com/article/61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