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四平辽河垦区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最新消息)

金秋九月,记者走进辽河农垦管理区,眼前天蓝、水清、地绿,高楼林立,整洁的广场,健身器材齐全,人们聚集在这里或娱乐或健身,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是辽河垦区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呈现的美丽景象。

辽河农垦管理区成立于2000年10月。2016年4月纳入省级开发区管理序列。这里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和先天条件,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坚持“两高”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高规格推动。辽河垦区孤家子镇先后被列为全国第三批发展改革综合试点镇、吉林省商贸特色镇和扩权强镇试点镇,市委、市政府提出把辽河垦区打造成为“商贸旺地”的准确定位,这一切都为辽河垦区提供了难得的政策保障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先行先试的良机。

高标准规划。一是把好脉。辽河垦区历时四年编制完善全区总体规划设计,从城市战略发展、城市性质、规模、功能分区、总体布局等多个方面,明确了城市发展方向,以一个新型城市的超前思维规划了辽河垦区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构架。二是开好方。在规划布局上形成“一带、二心、三轴、五区”的多核布局结构,在产业布局上确立为“三廊六区”,形成以工业项目开发、林果业、种养殖业以及畜牧产业为主的三大经济走廊和“六个产业园区”。

打造“四宜一化”打好城镇化发展的“五张牌”

打好“商贸”牌,打造“宜商”之城。按照“商贸旺地”的定位,在孤家子镇辽河大街两侧形成了“地上地下、上下相连、左右相通”的立体商贸圈。商贸经济的繁荣有效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财政收入五年翻了十倍多。城镇居民年纯收入超过3万元,全区群众存款余额每年超过20个亿。

打好“环境”牌,打造“宜居”之城。在镇区安装视频监控点位963个,实施“蓝天、碧水、宁静、亮化、洁净、畅通、生态、安全”八大工程,实现四纵四横的路网格局。总投资1.2亿元的南河改造一二期工程已经竣工,三期建设项目已经获批,辽河垦区将把南河逐步打造成集防洪、排涝、休闲观光于一体的10公里沿河带状公园。

打好“产业”牌,打造“宜发展”之城。按照一产环绕、二产外移、三产进城的产业布局,辽河垦区采取“两高一带”的举措推动城镇化发展,即“企业高度集中,居民高度集中,带动第三产业发展”,打造宜发展生态新城。充分利用哈福鹿场的大清鹿苑推动鹿产业发展;利用辽河农场和双辽农场的有机水稻种植,建设绿色农业示范园;依托种羊场2600公顷的湿地、800公顷湖面申报架树台湖国家级湿地保护区项目,同时凭借10万亩草原、5000公顷林地、蔚为壮观的风电场以及御马苑赛马场等,打造独具辽河特色的绿色生态旅游区。

打好“保障”牌,打造“宜生活”之城。几年来,辽河垦区敞开大门吸纳人口,对于迁入人口,简化手续和办理流程;对外来人口就业,子女入学提供最大便利,不设门槛,不收费用。为他们提供安居、教育、医疗、保障、养老、就业等五个方面保障。五年间,到辽河垦区务工、经商、上学人口超过10万。

打好“统筹”牌,打造“城乡一体化”之城。以农民宅基地换房为切入点,鼓励农村人口进城,继续探索农村社区新模式,逐步实现农民身份由农民向投资者和产业工人的转变,推动产业结构、就业方式、人居环境和社会保障由“乡”向“城”的转变。

打造四平北部最美“卫星城”

市委提出的建设“美丽四平、幸福家园”释放出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强烈信号。辽河垦区作为“商贸旺地”和四平北部区域中心城镇,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将按照四平市“五城联动”要求,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此推动全区城市化发展进程。为加快辽河垦区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市化建设进程,积极打造四平市新的经济增长极,使其真正成为四平市“卫星城”,辽河垦区决定建设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等工程以及37条市政规划路和地下管线工程。

为了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进程,辽河垦区成立了10个重点工作专项推进组,将市政道路建设和给排水工程等项目列为今年重点推进的项目,由区委、区管委会领导班子分工包保。同时,辽河垦区按照市政府要求及市法制办意见,参照《四平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实施办法的通知》(四政办发〔2016〕3号)要求抽调专门力量依法成立了辽河垦区房屋征收经办中心,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征拆工作做好准备。辽河垦区已经成立注册资金5000万元、资产2亿元的四平市鼎鑫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作为自身融资平台,目前分别与市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农发行进行了沟通联系达成融资意向。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四平辽河垦区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最新消息):http://www.3jise.com/article/62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