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有了“身份证”后,不仅可以流转,还可以用来抵押贷款,这是土地确权带给广大农民的福利。作为谯城区的首个土地确权试点村,古井镇后老家村的村民们如今都领到了红彤彤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土地确权证的好处你知道多少?
经营权证送到村民家
“这是你家的土地确权证,你收好。你家一共有两块地……”9月14日,在谯城区古井镇后老家村村民孙玉明的家里,村主任孙殿基指着确权证的内页,解释了一下里面的内容后,将证书交到孙玉明的手中。
“等好长时间了,今天终于领到了。”刚从农田里回来的孙玉明顾不得洗把脸就捧着大红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仔细地看了起来。“俺家共有两块地,一块是8.15亩,一块4.3亩。位置上面标的都很清楚。”
孙玉明一家四口人,由于两个儿子都患血友病,需要人照顾,土地也没有流转出去,他和妻子都只能守在家里。“有了这个证以后,土地流转就有凭证了,还可以用来抵押贷款了。”孙玉明说,给孩子治病花销太大,光靠地里的收入难以承受,他希望通过贷款干点其他生意。
离开孙玉明家后,孙殿基又来到孙文远家,听说村干部来送证,孙文远早就笑盈盈地迎出门来,“听说其他村有发的了,我就说咱们村啥时候能发呢?”
后老家村共有1482户村民,他们都会在9月份领到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证。
三轮公示体现公平、公正
虽然只有薄薄的几页纸,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从“孕育”到“出生”却经历了两年的时间,期间又进行了三次公示,确保信息无误。
2014年,作为古井镇首个土地确权试点村,后老家村正式开始土地确权项目的实施,而古井镇又是谯城区首个土地确权试点镇,这意味着后老家村没有别村的经验可以参考,用孙殿基的话来说,就是“摸着石头过河”。
孙殿基介绍,此次确权以1994年分地的资料为基础,村委会将参加过1994年分地的老人组成土地确权具办人,帮助第三方测量人员找地界,再由测量人员将实测亩数和合同亩数进行制图、制表公示;公示后,如果有村民发现自己的姓名、地亩数等信息有误,村里进行更正后,进行第二轮公示;如果还有出入,将再次修改,进行第三轮公示。三轮公示以后,大家再无疑义,各项信息就最终确定下来。
村民反映自家的土地变少了,村里要协调“做加法”,有的村民反映自家多分了,村里也要“做减法”。村民孙廷建本应有5.5亩地,在公示时他发现自家实际测量出的是5.8亩地,他就找到村干部,要求把多的部分退出去。“动一户的地会牵涉到周围的其他村民,这个工作量确实很大。”孙殿基说。
农户吃了“定心丸”
“有了土地确权证,大家也就没有土地争议了。”说起土地确权证的好处,孙殿基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这是一个依据,就像是咱的‘身份证’”。
据介绍,土地确权是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给土地改革定下的清晰方向与目标。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一经确权,农民就是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物权权利人,明确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归属,有利于维护农民土地承包的各项合法权益。
此外,有了土地确权证,农民还可以以此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
“现在土地就是农民资产一部分了,以前是‘死’的,现在被激活了,可以作为资本更好地发展。”孙殿基说,作为后老家村土地确权试点的负责人,经过两年的不断摸索,现在终于将土地确权证顺利地发到了村民手中,“心里终于踏实了。”
“有了这个证,我们大家也都吃了‘定心丸’了,得让这个证好好发挥作用。”孙玉明笑着说。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亳州首个土地确权试点村村民领到证 土地确权证好处知多少:http://www.3jise.com/article/62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