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初,辽阳市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两年来,辽阳全市以示范区建设为统领,紧紧围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要求开展工作,在全市形成了上下联动、部门配合、社会参与、合力推进示范区建设的好氛围,并且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十三五”末全市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奠定了坚实基础。
示范区(带)建设增至“七带两区”——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大引擎
从启动之初的“三带两区”到今年新增的4个示范带,形成从点到线再到面的“七带两区”新格局,进一步引领并扩大了辽阳现代农业向标准化、规模化方向发展的覆盖面。
在辽阳采访期间,记者不止一次听到农民们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的赞扬声,说这是一件引领、带动农业发展,帮助农民致富的好事情。辽阳市强力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正是坚持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以农产品生产基地和精品农业项目为载体,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为方向的。
2015年初,辽阳市被认定为第三批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后,便分别在辽阳县、灯塔市、文圣区、太子河区等县市区率先启动了小小线示范带、黄柳刘线示范带、河东产业大道示范带、首山示范区和东宁卫示范区五个示范区(带)建设,他们坚持点、线、面结合,引领和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经过近两年的努力,目前这“三带两区”已具备形象和规模。小小线现代农业产业带,作为目前全省唯一的省级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现已发展设施农业和葡萄近670公顷、绿色有机水稻1610公顷,貂、狐、貉等特种毛皮动物出栏量达到40万只。
为进一步发挥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带动作用,今年辽阳市再次做出决定,继续扩大示范区(带)建设范围,新启动了辽阳县山区特色林果产业带、灯塔市沈半线优质粮食生产示范带、宏伟区辽凤线现代水果生产采摘示范带和弓长岭区西土线休闲农业示范带四个示范区(带)建设。如弓长岭区西土线休闲农业示范带上,占地53.6公顷的西土线大地花海,上茬油菜花成功接待游客观光,下茬向日葵正在接待游客观光。目前,弓长岭区西土线休闲农业示范带正规划重点发展南果梨、寒富苹果、葡萄等优势产业,着力打造休闲、观光旅游农业黄金线路。
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农业供给侧改革初见成效
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以调整农业种养结构、延伸农业产业链、搞活农产品流通为抓手,推进农业产加销紧密衔接、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
辽阳坚持提升四大农业主导产业,不断优化农业种养结构,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在优质粮食产业方面,重点是加速调整种植业结构,如今年调减玉米种植面积5360公顷,增加了谷物、水稻和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在绿色蔬菜产业方面,重点是提高设施蔬菜比例,今年新建10公顷现代设施农业小区30个,面积300多公顷。在生态养殖产业上,重点是提升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安康良种繁育场、环野标准化奶牛养殖基地等项目顺利投产。此外,在特色林果产业上,重点是推进提质增效,今年新发展经济林3350公顷,建设省高效精品果园2个。
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农业产业链,是辽阳加快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另一重头大戏。为此,该市专门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快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两年来,全市共实施投资2000万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项目64个,其中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3个。目前,市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110家,其中国家级3家,省级23家。
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业。以全省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试点市建设为抓手,推动产销衔接,构建与生产相匹配的现代农产品流通体系。目前,全市已认定了51个生产基地,开设农产品直销超市、直销店116个,建成农产品分拣配送中心4家,初步解决了农产品“农民卖难、市民买贵”的问题,在全省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辽阳模式”试点经验。
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建成了一批休闲农业精品项目,弓长岭区被评为国家级休闲农业示范县(区),三禾农庄被评为国家五星级休闲农业示范点,灯塔市获批省级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试点县。
四大支撑体系建设再上台阶——现代农业保障水平不断提升
以现代农业保障体系的建设作为重点,通过逐步完善科技支撑、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机服务四大保障体系的建设,全面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完善农业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力促现代农业提质增量。记者在采访时了解到,在科技支撑体系建设中,辽阳市通过完善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立农业技术推广基地等形式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成为驾驭现代化农业的主人。同时,通过“12316”金农热线服务中心、“辽阳农业网”及“大金农”平台建设,为农民及时提供农业信息服务,当好农民致富的引路人。今年,辽阳市又加快实施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并建设村级益农信息社316个。该市已被列为全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
严抓动植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护航现代农业健康发展。今年,该市大力推行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及绿色防控技术,落实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6.7万公顷。同时,完成市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及25个病死动物收集系统的建设任务,5个区域性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收集点项目建设正式启动。全市连续13年无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发生,居全国领先地位。
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确保现代农业绿色安全。加大“三品”认证工作,新认证无公害农产品15个,绿色食品4个,面积4489公顷。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和农资质量监管追溯系统正式运行,实行在线日登记制度,对88家农产品生产和农药经营试点单位监控点实施了远程视频监控,实现了全程可追溯。
抓好农机服务体系建设,提升现代农业机械化水平。全市水稻和玉米全程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1%。辽阳县被确定为全国水稻机械化生产示范县。
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大力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新增土地流转、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不断完善的农村金融服务,多项改革套餐为现代农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扎实推进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整市推进”试点工作。目前,全市已完成外业测量13万公顷,工作进度居全省前列。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在去年全市新增规范土地流转面积区1.05万公顷的基础上,今年上半年又新增土地流转面积5728.5公顷,全市土地流转总面积达5.65万公顷,占家庭承包总面积的42.4%。
抓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通过出台优惠扶持政策、加强指导培训和开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评选表彰活动等方式,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农事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健康发展。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2036家,家庭农场达到830家。
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农村金融是支持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力量。今年辽阳市筹措4000万元资金,建立了全市农业担保平台,为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种粮乐”“政银保”等金融产品,累计发放贷款1.55亿元。农村种植业保险工作全面完成,面积达9.2万公顷,森林保险5.85万公顷、牲畜保险24.33万头。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辽阳“十三五”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创新:http://www.3jise.com/article/654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