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为什么说土地流转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新趋势?

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命根子。随着我国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深入推进,农村劳动力大量转移,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已成为趋势。最近,农业部公布了一组最新数据,到今年6月为止,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数量已经超过270万家。

这组数字听起来似乎没什么概念,但是仔细一想,承包耕地流转面积已经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沿海发达地区甚至到达二分之一,这个比例还是很惊人的。但是,这些数据告诉我们一个趋势,土地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发展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新趋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1980年代初期在中国大陆的农村推行的一项重要的改革,是农村土地制度的一项转折。该项制度在一定阶段内激发了农村的活力,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水平。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建立了一种主要以家庭为单位的农业生产方式,自在农村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村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农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随着市场经济在中国的深入发展,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本身的局限性逐步显现出来。就是一家一户各自为政,生产规模上不去,先进的大型农业机械和设施也难以推广。由于家庭分散经营,经营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效益。因此,开放土地流转,则是一种必要的方式。

那么国外有没有土地流转呢?也是有的。从一些发达国家来看,土地是个人私有的,理论上可以任意买卖。但实际上,很多发达国家反而是对土地流转有严格的规定。

美国从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关注农地流转问题。在美国,农场主虽然有使用权,但是联邦和州政府拥有土地的规划权和征用权等权利,土地的转让的前提之一是农场主要和政府签订相关经济契约。

二战后,日本进行了比较彻底的土地改革。日本政府从《土地法》(1952年)开始,到《农业基本法》(1961年),倡导以租赁为主的规模经营。日本则严格阻止任何形式的外部资本介入农业和涉农领域。

法国则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私有农地一定要用于农业,不准弃耕、劣耕、搞建筑。如果违反法律规定,国家有权把违规土地征收。

为什么说土地流转是我国农业发展新趋势呢?

1、增加农民收入

农民通过土地流转,不仅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还可以获得稳定的收入。首先,农村土地流转后,一些有“头脑”的农民摆脱了土地束缚,专门从事二、三等产业,既增加了收入,又繁荣了城乡经济。其次,流转土地的农民不再承担收入风险,可以稳定获取土地租金收入,并能从中获取劳务收入。

2、促进了土地规模化经营

通过土地流转,改变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状况,使农村土地向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集中,增强了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3、优化了土地利用资源

随着二、三等产业的快速发展,农村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大幅度增加,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土地经营分散、闲置、流动性差,甚至出现抛荒现象,严重影响农业生产发展,成为制约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主要障碍。而土地流转很好地解决了这个大问题。

4、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发展

随着一批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成立,摸索了一套土地流转操作程序,加快土地流转进程,采取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形式,吸引大量社会闲散资本投向农业,促进了先进生产技术、现代装备、现代管理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和推广。同时,把农业的产前、产中和产后诸环节连结成紧密的产业链条,有效解决了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大市场的矛盾,架起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桥梁。

5、提高了投入产出质量

土地流转后,形成规模经营的合作社和企业,把优良品种和先进的农业技术广泛运用于农业,促进了增产增收。并将一部分资金投入农业,购置了收割机、旋耕机等多种先进的设备,提高了农业生产质量,为农业增产增收提供了保障。

由此可见:土地流转很必要,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新趋势。不仅能解决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障碍,还能让农业生产更高效。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为什么说土地流转已成为我国农业发展新趋势?:http://www.3jise.com/article/66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