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当前位置:主页 > 生财有道

西宁市湟中县:投资3.72亿元建设46个高原美丽乡村

今年以来,湟中县继续将高原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促进农村生态文明、改善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投资3.72亿元在46个村实施以基础设施建设、环境卫生整治、村庄庭院美化为重点的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使建设村的村容村貌明显改观,居住环境更加舒适,群众幸福度显著提高。

 

建设过程中,湟中县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突出田园风光、乡土文化、民俗风情,着力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高质量完成村道硬化、人行道铺装、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和文化广场建设,并改造墙体和群众住房。

配套完善农村环卫设施,投入专项资金111万元配备垃圾清运车、户外垃圾箱、户用垃圾桶,修建垃圾填埋点46处,从源头上解决垃圾处理难题。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清理房前屋后、主次干道等重点区域垃圾1430余吨。建立农户门前三包、村庄分片承包清扫、卫生星级评比等卫生保洁机制,村庄“脏乱差”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湟中县高标准集中打造“高原美丽乡村”

从湟中县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该县将围绕“村庄美、生活美、田园美、环境美”,以突出村庄美丽整洁、文化特色鲜明、宜人舒适、绿化美化、生态优美为重点,在云谷川、西纳川农业园区、小南川、塔尔寺景区、共和盘道、群加森林旅游区周边集中建设“高原美丽乡村”,惠及农户8700户3.5万人。

为了让乡村更有乡土气息,让居民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湟中县还将把“原貌整治、彰显特色”作为主要模式,坚持“让乡村回归乡村”,合理定位村庄主题特色,盘道、峡口、下圈、七家庄村注重展示藏民族文化和风格;后窑、流水沟、松家沟、水草沟村彰显传统文化特色风格;李家台、河湾(共和)、大路、寺尔寨、业宏村突出农事文化和产业特色,营造浓厚的乡村田园氛围;玉拉、董家湾村突出设施农业观光体验特色来打造乡村景观;小磨石沟、前跃、下圈、红岭、西堡村围绕古庙宇、古建筑、民间艺术打造村庄亮点,充分展现文化底蕴和民间传统风俗,丰富村庄文化内涵;木场、红林、杨家台村依托本村传统文化资源,充分展示文化能人和民间艺人的特色文化。

同时,推动因地制宜的培育,让群众增收致富,发展农家乐经济,发展“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此外,还将发展交通运输、旅游业、商贸服务业等二、三产业,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并下大力气把西纳川、云谷川沿线精心打造成集高效农业、生态旅游、休闲度假为一体的美丽乡村示范带,以此引导现代高效农业基地相对集中布设、连片打造建设。

>>推荐阅读:贵德县印发《2021年全县推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声明:本网页内容为来源互联网,旨在传播知识,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320919107#qq.com。#改@

西宁市湟中县:投资3.72亿元建设46个高原美丽乡村:http://www.3jise.com/article/67722.html